创业者陈一冰:希望成为下一个李宁 | EDP学员风采

2017-12-01
 
互联网+体育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
互联网+体育 ID:jipangtiyu
作者 | 芦文正
 
退役后的陈一冰没有像很多运动员一样发福,一身肌肉依然如当初一样。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年幼时陈一冰的身体素质一直较差,这也是父母让他练体操的原因。只是他们没想到,陈一冰居然能成为奥运冠军。
 
如今,陈一冰退役经商后给自己定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能成为下一个李宁。
 
大器晚成的奥运冠军
 
体操界认为陈一冰是典型的大器晚成,5岁开始练习体操,22岁才在世锦赛上拿到了自己的第一块金牌,这在体操界很少见。而在没有出成绩的那段时间,陈一冰的压力非常大。
 
“从1996年到2004年,整整8年时间,我没有出什么成绩,心里非常焦灼,”陈一冰回忆说,“那段时间最害怕亲友问自己的训练和比赛,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窘得恨不得找个洞一头钻进去。”
 
那段时间是陈一冰人生最痛苦的时候,他说,好像一下子失去了目标,看不到自己每天辛苦训练是为了什么,没有意义,没有目标,没有自信。
 
 
不过,多年的运动生涯让他明白,如果现在退缩了就意味着自己向命运做了妥协,陈一冰相信是真金一定经得起命运之火的淬炼。
 
2006年胡奥斯体操世锦赛,陈一冰终于实现了个人金牌零突破,拿到了首枚世界级金牌,并一发不可收拾。截至2013年退役,陈一冰共获得了26枚世界级大赛金牌。
 
“拿到第一枚金牌时,我的照片被贴在了国家体操队冠军墙上,那一刻心里感到无比骄傲和激动,我终于和那些偶像级的前辈在同一个荣誉殿堂里了,”回忆往事,陈一冰依然心潮澎湃,“当时我就想,如果2008年能在家门口拿到一块金牌,在自己的冠军墙照片上加一个五环标志,那就更好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实现了中国人百年奥运梦想,陈一冰也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在赛场上用完美的技巧征服了场中的裁判,如愿获得了两枚金牌。
 
他与曾经仰望的前辈李小鹏、杨威等人并肩作战,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冠军。随后,他又凭借出色发挥,摘得个人吊环金牌。曾经默默无闻的陈一冰,一下子成了席卷体操赛场的“冰旋风”,他用坚持与努力让国人及让世界记住了自己的名字。
 
“2008年的那枚金牌在我心里分量最重,那是我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陈一冰自豪地说。
 
2008年后,陈一冰因为伤病萌生了退役的念头。“当时的年龄,加上一身伤病,也想过不练了。”但是当时中国男子体操队出现了青黄不接现象。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找来了陈一冰,让他担任国家男子体操队队长。
 
“我当时十分感动,觉得不能辜负黄导的信任。”于是陈一冰放弃了退役的打算,肩负起队长的使命,并且带领中国男子体操队杀入了2012年的英国伦敦奥运会赛场。
 
当时,辉煌过后的中国男子体操队整体实力与日本队不相上下,甚至还略处下风,要想卫冕,难度极大。但是在陈一冰带领下,队员们的状态调整到了最佳,竟然实现了“两连冠”,延续了团体冠军的荣耀,圆满完成了夺金任务。
 
 
然而在吊环单项赛上,陈一冰却只收获一枚银牌。“从比赛完成度以及自己的发挥来说,我不遗憾,但是从结果来看,那是我运动生涯最遗憾的事儿,”陈一冰感慨说,“我从没想过会输给那名巴西选手,毕竟他从来没赢过我,直到比赛结果出来,我都没想过会输。”
 
最后一届奥运会成了陈一冰的告别赛,年龄以及伤病缠身缘故,陈一冰不得不告别自己奋斗了25年的赛场。
 
2013年12月26日,陈一冰宣布退役。
 
选了一条“最难走的路”
 
陈一冰退役时,其实有很多方向可供选择。继续走体育路,转型成为“冠军教头”;携一大票粉丝转战娱乐圈;体而优则仕,在地方担任体育局官员;下海经商,成为一名创业者。事实上,退役后他也的确曾在体制内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创业。
 
“退役后,我担任了天津市体操中心副主任、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副校长。”可是心里总放不下自己的“体操梦”,放不下对体操的热爱,还想在这个领域耕耘,帮助后来人更好发展。而且,在体制内工作终究会受到一定限制,陈一冰当时想推行的一些商业化项目一个都没能落实。
 
2014年46号文件的发布吹响了中国体育产业腾飞的号角。陈一冰非常看好未来体育产业,尤其是大众体育的商业化发展,不愿再继续待在体制内工作,既然萌生去意,创业就成了当仁不让的选择。
 
 
其实早在2009年陈一冰就曾经有过一次创业,和自己的体能教练创立了REFORM运动康体健身管理公司,当时在北京、天津及沈阳等地区经营超过6家高端会所(最后一家会所坐落于北京鸟巢)。陈一冰通过自身25年专业运动员经验,结合康复治疗及系统管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完善的健康管理服务。这段经历为陈一冰之后全身心经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那段经历让自己发现有做公司的能力,公司的利润还不错;其次自己意识到能帮助很多退役运动员就业。”陈一冰认为更多的帮助是经验,让我选择的路更宽。
 
陈一冰创业初衷有两个,希望退役运动员能通过职业培训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工作;改变当前健身行业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希望未来每位教练员都能持证上岗。
 
这两件事都需要专业的资质与认证机构来定标准。2016年,陈一冰找到国家体育总局相关工作人员开始洽谈相关事项,并且很快达成合作。陈一冰创立的型动体育与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签订了5年《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体育从业人员服务平台,为体育从业人员提供国家职业资格教练在线培训、认证服务。
 
陈一冰形容自己做的事就像驾校为马路小白提供驾照考试培训一样。“我希望未来体育从业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不过执行起来,陈一冰发现这是一条最难走的路。
 
“其实每条路都不好走,创业难是因为和之前运动员的思维模式完全不一样”。陈一冰说。
 
运动员创业长短板
 
对于运动员创业,陈一冰认为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运动员创业的先天优势在于,创业是挫败感和成就感交替的事儿,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运动精神让我们能够笑看每次挫折。”但陈一冰认为短板是竞技体育主要看个人能力,而创业更看重团队管理能力。
 
 
“拿我自己来说,我是个强资源型的创业者,我的短板是运营,是技术,于是我就要找这方面的合伙人。”在自身短板上陈一冰吃过一次不小的亏。
 
“之前,我没有重度参与公司管理,作为老板我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对接外部资源,内部基本上处于放权状态,参与度不够高,”陈一冰说,“但是内部有个合伙人想私自把控财务,甚至想在公司融资之后套现,这件事给我敲了一个警钟,让我开始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公司管理上。”
 
这件事令陈一冰心有余悸,也让他明白了公司的管理者不能无原则的放权,只能在参与度足够高的基础上放权。
 
对于融资,陈一冰的看法很成熟,他说:“资本一定是一把双刃剑,运动员创业一定要找到有资源、懂行业、懂创业者、有情怀的资本方,而不是找‘吸血鬼式’的、只看短期回报的资本。”
 
陈一冰表示,选择前者他会陪着你往前走,不断发展壮大,选择后者会让你出现不可估量的问题。
 
除了型动体育,陈一冰还做投资。“我投资了全民酷跑健身仓,我认为它是行业发展方向,是大势;我和阿迪达斯达成合作,是因为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还有空间;我跟吴克总的中泳股份达成合作,是希望双方能够优势互补。”运动员出身的陈一冰丝毫不受出身的限制,他认为,创业者一定要保持空杯状态,不能固步自封。
 
值得一提的是,陈一冰与吴克总就是在法国里昂商学院-维宁体育 全球体育产业领袖EDP课堂上认识的。也是由于陈一冰好学的心态,他才走进了EDP的课堂。陈一冰表示,EDP课堂上的同学都是行业内的精英,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自己也得到了提升。
 
陈一冰透露,接下来会关注青少年培训领域,他说:“因为消费升级,大家的收入也在提高,意识也在发生变化,80、90后成为父母,对体育的认知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体育培训越来越多地被看做是必需品,是标配。”
 
 
陈一冰忠告退役运动员,不要轻易创业,创业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它不是个拍脑子的事儿,有资源的人,有运动员经历的人,创业成功概率会高一点点,“千万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这是最不可取的”。
 
陈一冰建议想创业的运动员可以先做两年员工,摸索清楚自己想做的领域的商业模式,“先学习当员工,再创业当老板,”陈一冰感慨说,“创业以来,我每天都很累,但每天都睡得很踏实,这是一个让我不断离梦想更近的过程,自从获得奥运冠军之后,这是让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儿。”
 
谈及创业的终极目标,陈一冰说:“第一,希望成为第二个李宁,不是从财富上,而是从影响力方面,能让人觉得陈一冰是个不错的企业家;第二,希望在型动体育的推动下,未来健身房里的教练都持证上岗。”
12
作为原国家男子体操队队长,陈一冰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吊环项目的冠军,“吊环王”的美名人尽皆知。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这位曾叱咤赛场的运动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