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见是一座大山:体育老师咋就不能当班主任了?

    2019-11-21 评论0

 

近日,微博上有一个报道,浙江杭州的一所中学,有一名教足球的体育老师主动请缨,向学校申请当班主任,新闻报道的重点在“刚接手时无数家长质疑。”

先不论报道中是否有夸张的成分,但肯定家长听到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第一反应肯定要质疑。

有人说:

l “啊,这是为啥,难道是教师稀缺吗?体育老师补位?”

l “啥?简直闻所未闻,我从小学开始都是数学老师班主任,体育老师能行吗?

l “体育老师懂数学英语吗?咋辅导啊?

l “肯定是班主任教什么的,班里孩子就普遍哪科成绩高。

难道除了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其他科的老师当班主任就不需要“质疑”?

 

这还得从“班主任”的职责说起。

 

班主任这个角色可以说像是企业中中层管理的角色一样,会“管理”才是他们日常工作的重点,并且这种管理必须是站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做到“管事”“理人”,而不是管人。

但家长只把班主任当做是一个木有感情的督促学生学习的机器,这是很可怕的。

首先,觉得班主任教什么的,班里孩子就普遍哪科成绩高,这个想法是有漏洞。

哪科成绩高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老师作为班主任花更多的心思在学生身上,加上老师跟学生相处的时间更加多,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情的建立等,这些都是导致班主任所教的科目成绩偏高的原因。所以重点放在班主任身上未免看的太窄,找一个能全身心投入到孩子们身上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不仅能聚焦于孩子们身上,班主任也会督促他们每一科的老师,让各科老师更加尽心尽责的教导学生。

再来是班主任≠辅导老师

 

还是这个问题,家长总想把自己绕进这种“课业为第一指导方针”的漩涡中去。班主任居然成了辅导老师,真是大材小用。这就好比把马云拉去送快递一样,家长有这样的期待,孩子们还是挺悲惨的。

 

 

关于课业的辅导,除了各科的老师可以依靠之外,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大家总说学校与社会脱节,脱节的不仅是知识层面的,在学校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要命。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班主任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干部的培养,学习小组的组建,班级活动的组织,关于“能力”的培养,几乎是只有班主任才能担当此重任。而且除了北京地区学校班级人数较少之外,大部分地区班级人数50-60人的不在少数。如何让50-60人,每一名同学得到相应的个人成长,这对班主任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最后,“体育老师什么都不懂”的这种成见不知道家长是否经过思考。如果是,那我还挺担心他家孩子的。

 

刨去吃喝拉撒的时间,学生跟老师相处的时间甚至比跟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人格教育的重责也落在了班主任的头上。班主任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严格的把控,对每一个个体的动态进行掌握,并根据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发展差异,尊重其人格特性,给予正确的引导。尤其针对一些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要实施谨慎,细心的教育,不得进行体罚或是变相惩罚。师范毕业的老师们,我相信都是具有专业素养的群体。但具有专业知识,不等同于拥有热情。在教师的岗位,是否能做到像孩子们的父母一样,为了他们努力学习,死磕到底,拥有这种品质的老师我想不在少数,但也有那些缺乏激情,当老师只当做是一个工作来做。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该不该“质疑”?答案是:“应该”。

 

但需要更正一点就是任何老师当班主任都应该被质疑。为什么?无论是谁当班主任,他们的管理能力、品质、热情都是应该着重考虑的,无关乎哪一科,因为班主任的职责并不在学科上。

 

反而小编认为班主任不应该担任学科老师,前文所说50-60人的班级不在少数,若在不能改变这种情况的前提下,担任学科老师的同时兼任班主任,受繁重的批改作业量的影响只怕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班主任的工作,实际的情况就是班级中很有可能出现三分之一成绩较差,不好管理的学生被忽视。

新闻中的苏老师,还真是挺佩服她的,她自己也说过,当初也是想破除这种刻板印象,申请当班主任,并且做得十分好,成为了教育行业里面一股的正能量。只要家长勤于思考,“成见”或许就不会存在,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吾日三省吾身”,键盘侠依然存在,自己孩子的将来还会重蹈覆辙,这能怪谁呢?

最后,借用一个图来表明小编的立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维宁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12
互联网+体育

说点什么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近日,微博上有一个报道,浙江杭州的一所中学,有一名教足球的体育老师主动请缨,向学校申请当班主任,新闻报道的重点在“刚接手时无数家长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