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寒冬还是新生?|体育大咖新年论道 · 下

    2021-01-04 评论0

业态和新模式。赵晓春表示:“一是线上线下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二是体育赛事线上直播平台建设与运营;三是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全民健身服务业;四是更具亲和力的智能化健身器材合成针对人的整体解决方案。”

企业新境遇

崔傲雪:疫情是一把双刃剑

▲ 江苏苏奥体育创始人崔傲雪

“逆势而行,‘破圈’而上,峰回路转”。崔傲雪用这句话来总结刚刚过去的2020年。

疫情颠覆了行业发展模式,不少体育企业倒在了2020年。不过,在她看来疫情是一把双刃剑,体育行业受到异常严峻挑战的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渐强化,这有望加速体育用户渗透率的提升。

“互联网、数字化、AI创新科技是疫情发生后,提到最多的关键词,亦是未来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用科技赋能体育,将体育行业与社群互动、直播带货、短视频、买家秀等多元化营销方式结合,建立体育客户线上消费习惯,持续升级体验场景,能够为服务升级与业态创新创造更多空间。”崔傲雪强调,一切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创新服务内容和品质。

1

立足女性运动市场

目前,国内女性消费市场已经超过10万亿且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超10%的女性一年花费在减肥(健身)上超过2000元,女性运动消费市场蕴藏无限潜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进入职场重要岗位,随着经济地位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女性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逐步被释放。

“从2016年创立并举办QUEENRUN女王跑至今,我深刻感受到女性对健康、自律、以及释放美好自我的那种不断追求的劲。”崔傲雪介绍说,2016年举办5000人规模的赛事报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2020年,无论是QUEENRUN女子马拉松还是女王跑越野赛,报名都几乎是10天内报满。其中,QUEENRUN的女子马拉松赛事更是每场都要进行抽签。

“逐渐递增的数字,一方面来源于女性意识的崛起;一方面对于一个女性创业者和爱好者来说,是优质的服务、美好的用户体验和不断优化的颜值吸引。”崔傲雪认为,优质的服务、美好的用户体验和高颜值是女性运动爱好者、消费者比较关注及需要的,颜值是触及女性是否选择的基础,优质的服务和美好的体验是内涵。

受疫情影响,去年上半年女王跑系列赛事转向线上,赛事种类多样,不仅结合各类主题节日,还和央视网携手打造了女王跑全国女子马拉松线上赛。赛事从4月开始到10月,累计40多万女性参与。

“那么多人参与我们的线上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QUEENRUN的奖牌设计,不仅颜值高,文字介绍中还兼顾实用性以及与主题节日或给予女性参与者的内涵,对她们来说充满了仪式感。”

2020年是QUEEN RUN创立的第五个年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如何在第二个五年把这一国内原创IP做出较强的影响力,如何进一步激活她经济,是崔傲雪重要思考的内容。除了保持并不断升级创新现有的品牌亮点(优质的服务、充满仪式感的美好体验和高颜值)外,“破圈”是重点发力方向。

2

持续进行产品优化升级

去年,崔傲雪在Queen Run女子马拉松的基础上推出了QueenRun系列女子越野赛、各类主题线上赛、品牌女性跑步服装,并集合各类优势开启了IP授权、开启QueenRunClub招募会员活动,还在上海静安区打造了社群线下空间。围绕“女性”和“跑”两个关键词,突破固有的女子马拉松的界限,进行破圈。

以QueenRun系列越野赛为例,充分与地方文旅融合,疫情期间,在景区内举办精而美的专为女性打造的越野赛,不仅在原有女子马拉松的客群里挖掘培养出越野用户,也吸引了不少新的客户,还带动了景区旅游重启。

QueenRun还充分利用互联网科技,围绕各类主题节日推出线上赛,并与央视网携手打造女王跑全国女子线上马拉松,持续保持品牌曝光度,与粉丝保持互动。精而美的奖牌设计和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体验,又增加了女性跑友和品牌的粘性。

随着赛事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去年3月,QueenRun又推出了品牌女性跑步服装,并上线国内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和女王跑自主研发的微信小程序品牌商城。去年,QueenRun推出的女性跑步服装,累计销量近20000件,消费群体以参与女王跑赛事粉丝为主。其中,寺库平台的新客源占比约10%,仍有待提升。

“2021年我们还将在产品功能、设计和品质上继续发力,销售渠道也将展开铺设。”崔傲雪展望道。

在社群会员变现方面,崔傲雪也深有心得。据了解,去年推出的社群QueenRunClub现有会员已近5千人,2020年会费是398/年,会员权益为优先参与赛事和一件品牌服装。2021年会员费用则提升至688元一年,相应权益也进行扩大。

“30号(上月)当天成功申请加入的会员数量及续费会员都比较可观,我对结果还是很满意的,费用的增长和权益设置会员们都能接受。”

未来,QueenRun将在四个方向持续发力。深化融合文旅,让女性们玩的更开心,感觉品牌更有趣;充分使用互联网科技,让传统体育插上创新科技的翅膀,让女性们更有仪式感;加速打造社群空间,让一群有追求有目标的女性聚集在一起,让品牌更有归属感;不断研发新品,让她们总有“新鲜感”。

3

体育新消费场景成未来竞争制高点

当下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数字技术作用日益突出,数字体育的诞生对体育产业进行了一次全面升级,新形势下,新业态和商业模式推陈出新。

崔傲雪认为,国内先进的网络应用技术和庞大用户群体支撑多种形态的数字+体育、互联网+体育、AI+体育等新业态。她预测,“除去传统的体育消费,未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新消费场景”将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制高点。”

一是基础性的数字化运动休闲设施。在跑步过程中,数字感应技术可以实时感知人体运动的生物学信息,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形成更为科学的人体运动能耗规律和运动辅导建议,消费者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在运动中得到科学指导。

二是新体育IP—新用户入口。以马拉松为例,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共举办 1828场次规模赛事,参加人次达 712万。按这个趋势,未来参与的人数还会逐年增长。今后,家庭、亲子、女性、社区等各种细分领域的赛事将会增多。

三是新竞技界面。在“互联网+”全面介入下,赛事界面和受众消费完全更新,从线下走向线上的新竞技界面越来越多。更多的传统赛事和体育消费会与电子竞技这一新的体育产业相结合。

四是新智能系统。在大数据的环境下,对更多的体育爱好者,特别是类似于越来越多的马拉松爱好者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行产品(体育消费品)的精准推送。

铭星冰雪:冰雪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 铭星冰雪副总裁 赵学晗

“疫情洪流下,冰雪行业跌宕起伏,厚积薄发,共待春天。”赵学晗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过去一年并继往开来。

1

机遇与挑战并存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冰雪产业面临着最充分的准备和最差的市场表现,据体育商业服务运营商体银智库年初统计,2019—2020雪季我国冰雪产业损失规模约在千亿元左右。

疫情对整个行业、上下游产业均造成巨大冲击,在政策和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探索下,冰雪企业纷纷开拓了线上业务等新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疫情给冰雪产业带来了重创,但冰雪从业者也从这次疫情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赵学晗认为,未来冰雪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首先,从供给分析,冰雪行业的众多需求还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到冰雪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基础设施、运营、培训等,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其次,市场需求激增的同时,行业内的竞争在各个细分领域也将加剧。通过优胜劣汰,每个细分市场都将出现头部企业,产业链将更为丰富和成熟。国产品牌和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将在高端装备和技术领域,加快国产替代进口的步伐,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冰雪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冰雪企业都在开创自己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一套模式,也在积极进行疫情后的思维转变,开展线上结合线下的模式,有效地进行资源对接,促进冰雪产业多元融合创新发展。”

2

培育民族冰雪设备品牌

北京冬奥会提出了“科技冬奥”与“智慧冬奥”的目标,加速了冰雪技术的迭代升级。2019年6月,工信部、国家体育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鼓励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在冬奥会和政策带动下,国内冰雪设备产业链急速扩张,民族品牌实现飞跃性发展,国产冰雪设备品牌纷纷崛起。

“冰雪设备作为冰雪场馆的基础设施,其建设一直是冰雪旅游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赵学晗指出,冰雪企业应加强自主设备的创新研发,从代理产品为主的经销商思路,慢慢转向依靠自主的技术产品实力之路,从而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铭星冰雪则是国产品牌的优秀代表。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冰雪行业的企业之一,历经十余载发展,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赶超国际同行,满足了国内外市场对高品质冰雪设备的需求。

“从技术层面来讲,我们依托天津工厂作为研发、创新和制造基地,加大创新力度,通过规模化生产,逐步实现国产冰雪高端装备替代进口,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装备和技术。”赵学晗介绍说,尤其是在室内降雪技术方面,铭星冰雪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降雪技术专利,拥有全球顶尖的全自动造雪系统,出色圆满的完成了数十个大项目的交付,在国际上保持领先优势,为企业的室内滑雪场建造业务提供了强大的硬实力。

3

发力冰雪+,行业发展新模式

随着2022冬奥会临近,冰雪行业也进入了爆发式发展“前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借冬奥会的契机发展冰雪事业,提升消费,进一步带动相关企业,既推动冰雪产业向高质量攀升,又促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在赵学晗看来,国内冰雪经济目前还处于市场导入期和产业培育期,想要突破瓶颈,创新是必经之路。无论是政策、产品、服务理念、营销方式、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还是业态、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要打破冰雪行业单一的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冰雪资源虽好,但若要形成强大生产力,则需要将资源转化为产品,这就需要开创新业态——冰雪+。从未来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推动冰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迫在眉睫。冰雪+模式的逐步开发,能够为冰雪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刺激冰雪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赵学晗说。

当前,智慧城市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各行各业都在针对行业特性,构建“数智化”体系,受市场需求的驱动,共建“冰雪+城市”同样是一大趋势。“建立信息体系、大数据界面及网格化智慧管理系统,共建冰雪与人的关系,依托冰雪产业建立智慧城市,以及带来科技时代的冰雪新视野。”他说。

科技赋能冰雪,使“冰雪+城市”的全新业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推动冰雪融入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并促进冰雪产业的长期发展。

资本论道

荣正投资:

未来投资者或更看重“体育+”概念

▲ 郑培敏

荣正投资董事长

Q

用一段话总结2020年体育行业,您认为什么最合适?为什么?

A

我想用“祸兮福之所倚”来总结2020年的体育行业是比较合适的。疫情给体育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国内执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的背景下,几乎所有涉及线下的体育赛事、场馆业务以及培训业务都陷入停滞。很多前期现金流很紧,风控能力弱的公司都倒闭了,此前创投圈有句名言“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我想疫情也是一阵风,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哪些企业的根基深厚,哪些虚胖的企业一吹就倒。当然,在剧烈的市场环境变化下,很多企业不仅站稳了脚跟,业绩甚至创了历史新高。一方面得益于企业的内功好:面对疫情能快速反应,开源节流,及时化解风险,也能快速转型从线下到线上为企业找新出路;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下半年疫情后期被压抑的市场需求爆发,叠加市场出清带来的份额变化。比如,我们一家优秀的被投企业“洛克公园”他们主业是篮球场馆的运营。在疫情初期就做好了现金储备,上海疫情管控刚放开时试营业了几家店,很多篮球爱好者在家里憋了几个月,打球的人都排队进场,下半年每个月的业绩都创了新高。当然,疫情也加速了电子竞技、体育内容、体育零售、云健身等细分赛道项目的发展。

Q

疫情颠覆了行业当前发展模式,您认为体育行业未来还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A

从宏观的角度看疫情只是体育行业发展趋势中的一个大的波动,但是也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场疫情让更多的人深刻理解了“生命在于运动”,激发了人们的运动热情。同样也让很多的创业者发现“生意原来还能这么做”。未来行业的机遇在于体育市场依然在不断增长,中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5万亿元,而2019年这个数字是2.7万亿元。尤其是在电竞、体育直播、体育零售、体育科技等领域,未来的发展速度可能会高于行业平均。而挑战在于市场增长的过程中行业内部也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国内的消费群体在发生漂移,消费的主力逐渐从70、80后漂移到90后,马上00后的消费者也会快速成长起来。伴随着一代人的体育消费偏好发生变化,市场需求也在变。比如电竞这两年发展很快,不仅是因为消费者群体变年轻了,也因为原来那群“打游戏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比如因为疫情越来越多的做线下体育生意的开始拥抱线上,开始做内容、做电商、做平台。这些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传统的业者无法把握这些变化,把握不住这群年轻的消费者,那么未来很有可能逐步被市场淘汰。

Q

2021年资本会更青睐体育行业内哪些领域的投资?

A

我认为未来投资者更看重“体育+”概念,也就是大体育概念的投资。比如“体育+科技”,配合5G、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全新视觉体验、运动体验;“体育+消费”,伴随消费升级带来的体育装备、健身器材、周边产品的新机会、“体育+内容”,如体育IP、体育周边内容、电竞赛事和周边的音视频内容。这些机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破圈”,要么能突破传统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要么把消费群体从体育圈扩展到圈外。破圈就意味着存在更大的产业空间或者是需求空间。

Q

2021年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

A

成功的创业者都有“共性”:有责任心,踏踏实实做企业而非只会讲故事;有一定的商业素养,融资、企业管理、市场都能Cover住;有韧性、有拼劲等等。但我想2021年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创业者还应该具备两个重要的素质:一是能积极拥抱新技术,比如能用电商和直播把线下业务拓展到线上,用AI和VR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运动体验,这些新技术能让“老树发新芽”打开市场的天花板。二是能够有足够的危机意识,这种危机不仅来源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源于公司扩张过程中的潜在管理风险。创业者要提高对危机的认知能力,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应对危机。

Q

2021年荣正投资有哪些计划?

A

2020年下旬我们和上市公司“博瑞传播”合作做了二期基金,2021年就要进入投资期,未来我们的投资方向依然聚焦在“大消费+科技”领域,尤其是在电子竞技、二次元、教育、新品牌等领域着重布局。2021年也是体育产业迟到的大年,东京奥运会、欧洲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很多重要的赛事都会在年内发生,加上疫情唤醒了大家在身体健康上的消费,一定程度上会给整个体育行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也会关注体育领域的投资机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维宁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12
互联网+体育

说点什么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成为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