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万高校毕业生,选不出体育产业需要的人才?

    2021-03-22 评论0

公众号 | 互联网+体育

作者 | 洛轸念

望着身前近20层高的写字楼,27岁的小李带着浓浓的不舍轻轻挥手。

他即将离开奋斗了近4年的体育传媒行业,投身游戏领域,成为一名游戏策划。

“肯定非常不舍,一千多个日夜里,留下了太多欢声笑语和奋斗印记,但行业不景气,没有版权我们又能做什么?短时间内市场恐怕很难恢复,换个行业,换条生路。”

北京城的另一角,同样27岁的小张依旧希望继续坚守体育传媒行业,面试了几家公司后,却也萌生退意。“工资给的太低了,有些公司甚至发不出工资了,前路迷茫,令人担忧。”

与此同时,某招聘网站上,某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总经理的招聘需求已经挂了半年以上。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体育招聘市场稍显冷清。

— 1 —

“金三银四”?体育行业出现用人荒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人才招聘的高峰期,人才市场人满为患,被称为“金三银四”。3月15日,智联招聘连续发布的三期《2021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从数据层面分析,今年春招旺季明显提前,且行情已恢复到2019年水平,进入3月,春招人才市场热度持续升温。然而,在火热的招聘求职季,体育产业却显得有些“寒冷”。

“招人难啊,内容营销、社媒运营以及内容编辑岗都缺人,但简历的投递量却不多。”某体育新媒体平台部门负责人无奈道。

问题的出现在于体育版权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剧,随着体育版权市场的不断降温,版权运营成了“烫手山芋”,谁会接手成为疑问,在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前提下,应聘者从长远出发,并不愿意贸然进入体育新媒体平台。

据悉,随着苏宁体育不断丢失体育版权,从去年年底开始,不断优化人员配置。然而,流出人员并未大量流入同类体育新媒体平台,其中有很多进入到其他互联网领域。

如果说体育传媒领域招聘遇冷情有可原,那么,近年来,日趋火热的电竞行业同样面临招聘难题,倒令人颇感意外。

“今年的招聘总人数没有太大变化,目前计划校招和社招各占百分之五十,但人却不太好招。”华竞互娱电竞教育业务负责人袁哲东告诉互联网+体育,今年,他们主要想招募一些俱乐部的赛训管理以及直播运营人才,但目前进展缓慢,合适的不多,同时校招也并未开启。

能否完成招聘计划袁哲东心里也没底。“现在的大学生也不知道是不是抖音看多了,觉得干电竞或者直播,每个岗位都是能月入上万,就当前的就业形势,各个企业都在缩减成本,有几个人能达到这个标准?”

并非所有的体育企业均面临招聘困难的情况,体育生态平台明日世界就已经完成了招聘任务。“公司旗下有章鱼帝和CUFA大足联赛两个项目,现在基本上需要的人员都招聘到了。”据明日世界副总裁李明介绍,目前所有的招聘岗位投递情况都相当不错,很快就招到了需要的人员。

— 2 —

909万高校应届毕业生,体育产业需要多少?

体育产业的人才刚需一直客观存在。

根据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从业人口要达到600万。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数仅为443.9万人,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

诚然,国内体育专业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依旧杯水车薪。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3所体育院校,每年可以输出3到4万毕业生,每年从非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学生大约有8万人,满打满算不过12万人,即便这些人全部进入体育行业,想要弥补巨大的体育人才缺口,也有些力不从心。

但现实的人才刚需,并不能降低行业的用人标准。相反,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双重压力影响,体育产业承受巨大冲击,用人成本随之缩减,招聘需求缩量的同时,用人标准也有所提高。即便是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也难言有竞争优势。

“我们更看重对应岗位职责的经验,今年有欧洲杯和大足联赛两大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需要马上能干活的,没时间培养人。”李明说。

“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即插即用的人员,校招的几率会减少。” 体育场馆实战运营专家姜兰斌告诉互联网+体育,以前,大型体育公司都会进行人才储备,多养一点人,以应对突发业务,但由于疫情对产业冲击较大,相应岗位需求在同步缩减。

据他观察,今年,体育产业的总体招聘需求对比疫情前有明显的缩减;其次,行业内细分领域,需求量也增减不一,如赛事领域需求在减少,场馆领域需求则在增加;此外,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能力要求也变高了。“花同样的钱,现在企业要求应聘者能干更多的事,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不太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为909万人,再创新高。春节后第二周,随着考研成绩公布,更多应届生流向就业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143.1%。受种种因素影响,体育产业能吸纳的毕业生数量难言乐观。

— 3 —

升级自我,挑战市场

一边是体育产业出现“用工荒”,招不到人;一边是急速膨胀的人才供给市场,供大于求。悖论背后,反映的是企业用人理念更加务实,以及产业内中高层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

“已经建成的即将投入运营的场馆,必须按时开业,这就形成了人才刚需。但同时有存在一个矛盾点,场馆运营人才本来就少,现在要求提高了,满足条件的人就更少了。据我所知,有些体育场馆已经一年多了,依旧没有招聘到合适的负责人,体育产业亟需的是中高层人才。”姜兰斌说。

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对相应的人才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标准,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凸显体育专业特色,再加上实践经验匮乏,缺少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成为业界自上而下的共识。

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即便是“科班出身”的体育毕业生,也未必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以电竞专业为例,今年一月“首批电竞本科生几乎没人从业电竞”的话题悄然登上微博热搜,不过袁哲东却并不意外。他认为,即便是校企合作,在专业教学领域的合作也相对较少,电竞专业所学内容与行业实际应用差距很大,企业并不愿意接收这批毕业生。

电竞专业的案例不过是体育专业的一个尴尬缩影。《2021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提到了应届生面临的求职困难的几大制约因素,其中缺乏相关实习经历/工作经验以及缺乏岗位要求专业技能高居前二。即便是应届毕业生,企业也希望能即插即用,缩短培养时间和培养成本。

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成为行业的宝贝疙瘩。无论对于应届生还是从业者,接受职业技能再教育,不断充电,提升自身竞争力,才是满足市场需求和职业晋升的关键。

解决了这一问题,职业发展规划和行业人才紧缺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维宁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12
互联网+体育

说点什么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这是一次特殊的告别。